想起一个故事,一只狼和一只小羊同时在小溪边喝水,狼很想马上吃掉小羊。但是它想找个体面的理由,好让小羊心服口服。它就对小羊说:“你为什么也跑到这里来喝水?把水弄脏,害得我不能喝?”小羊低声说:“尊敬的狼先生,水是从您那流到我这来的,我怎么会把水弄脏?”狼寻思了一下说:“听说你去年还说过我的坏话?”小羊说:“不可能,去年我还没出生呢!”狼把眼睛一瞪:“不是你,那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说完就把小羊吃了。
狼要想吃掉小羊,总是会找到理由的。
现在我们回到话题,为什么旅游景点要收高昂的门票?我们知道旅游景点是我们出去旅游时首先吸引我们的地方,我们是奔着景点去的,景点收门票心里早已准备,可为什么大多数人还是抱怨门票太贵呢?景点的管理者说了,我们投资了,投资很大我们得回收。
这看似合理。但我反问一句,那山那水,原来就是你们家的么?凭什么你圈起来你就收费,还收的那么高呢?
门票降一半行不行?投资慢点收回行不行?心里想着点老百姓行不行?
要是都不行,还是那句话,您是狼,你要想吃小羊,你有一百个理由。
众所周知,很多知名的山水景点在门票上都定的很高,让很多向往大自然的旅游者望而却步。其实,高门票的背后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其一,门票收入是现在很多景区的主要来源之一,所以现在很多知名的景区门票都相对高很多,一般来说,越是级别高,名气大的旅游景点,其门票也就越贵。这是我国旅游景区发展不成熟的体现,一味的依靠门票收入来提高经济效益。
其二,大自然旅游景点因多处于山水之中,因而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开发起来较为不便,进而开发的周期较长,难度也比较大,再者大自然的旅游景点面积比较大,所以管理起来比较麻烦。成本比较高,门票自然也就贵了。
其三,价格是调控很多东西的一个重要手段。大自然旅游景点因环境较好,去的人比较多,可时间久了肯定会影响其自然环境,不利于旅游景点的长期发展。门票一高,这样一来,可进的人群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限制,控制了人流量,也就减少了对大自然旅游景点的破坏。
柳州市区的风景区全部是免费的。三门江森林公园,属于自治区林业厅管理时是每人次收费10元。下放到柳州市管理,就免费开放了。除了要有财力做基础以外,更重要的是管理理念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过景区收取门票的问题,今天再来深谈一下。
旅游景区收取门票,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你想,不收门票,人们蜂拥而至,景区会应接不暇;不收门票,景区的日常维护如何来做,人员工资怎么发?不收门票,当地***的财政收入就会下降,进而影响到改善民生的大事。
细想一下,这些需求确实有它的的道理。于是一些景区争着创建4A、5A,因为每上一个档次,就可以理所当然地涨价一次,搞得现在国内景区的门票日益疯涨,普通老百姓直呼玩不起了。
其实,这一切都是“门票经济”的概念在作怪。国内大多数旅游景区的主要收入,就是靠门票来支撑的。只是,如果换个“旅游经济”的大概念,说不定能挣到更多的钱。在我们国内,已有一些景区在朝“旅游经济”这个大概念转移了,而且事实上也做得比以前单靠收取门票来说,效果更显著。
像杭州的西湖、南京的中山陵、厦门鼓浪屿,加上今年元月一日开放的济南大明湖,要知道人家还是个5A景区。通过实践下来,基本都取得相当可观的“旅游经济”大效益。拿杭州的西湖来说,现在游客去西湖,在西湖边随便你怎么游玩,除了几个特殊的园林,都是免费的。我看到过一个资料,杭州到2015年底,游客总人数已达1.2亿人次,旅游收入达2200多亿元。用杭州搞旅游人士的话来说,每位到杭州的游客,因为喜欢西湖,只要他们在杭州多待24个小时,整个杭州的年旅游经济能增长100多亿元。这个数字,在以前西湖围起来收费的时候,是远远不能相比的。
我的家乡无锡,有个清名桥古运河景区,也是个4A景区,它从建成之日起,从来都是对游客免费开放的,除了你乘坐古运河的游船,参观博物馆之外,整个古运河景区可以随便出入。要知道古运河清名桥,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了,是一个非常有人文气息的景区。 现在到无锡来旅游的,清名桥古运河基本是必去的,因为不要门票,因为那里充满了江南水乡的韵味。所以清名桥古运河景区,也是游客最多的地方。游客多了,自然带动了住宿、餐饮和购物等,比起那些关上门,收取门票的古镇来说,所取得的综合效益更大。无锡古运河,也成为无锡市的一张城市名片,今年,无锡还跻身于全国最宜居的城市。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3801085100@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jhtrh.com/post/11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