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是:形容高山壮观的诗句?
在我国诗词文化的灿烂星河中,文人墨客善于去用高山大川,来表达诗人自己内心世界,或借景抒情,借物说理,总之,都是情到深处的自然流露。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宋代苏轼,就在游庐山时,因从不同角度观看庐山,庐山展现不同的姿态,于是写下诗词《题西林壁》,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庐山的雄伟壮观,也告诫人们,任何事物都有多面性,要想完整的了解一个事物,就要全面去分析,这就是借物明理的诗词之一。
《题西林壁》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词大意是:庐山从正面看是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是耸立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各个方面去看,庐山又是各种不同的样子。之所以看不***正庐山的全貌,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当中。这是不是说“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看不见完整的庐山呢?
《望岳》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隔昏晓
胸荡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是年少的杜甫在登临泰山时写下的千古绝唱,把泰山的雄伟,壮观,磅礴,大气,一览无余的展现出来。
诗词大意是:泰山到底为何如此的雄伟磅礴呢?走出浩淼苍郁的齐鲁边界,抬头是泰山那青色的峰顶。大自然神奇的描绘聚集了千万种美丽风景,山南山北都可以同时分出清晨和黄昏。层层白云环绕,胸中的沟沟坎坎被荡涤干净;翩翩飞动的归鸟,在美景中出现。要想领略众山小的美妙景色,就一定要登上泰山顶峰去观看。
诗人用“造化钟神秀,阴阳隔昏晓”描写了泰山雄伟,大气,磅礴的气势,抒发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赞美之情。同时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彰显诗人蓬勃向上的满腔热情!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不当,请联系删除)
自古江山美如画:
雄跨河西走廊:
体验霍去病征战千里沃野——祁连山脉的丰功伟绩。
征服天山南北:
领略天山山脉的开阔与壮美;同时体验独库公路的变幻莫测和绝无仅有的四季风光。
嵯峨山;
嵯峨巍巍二台*东,
千年雄姿不倒翁。
斧砍刀劈雾缠腰,
五峰*高耸插云中。
嵯峨山:位于陕西省、经阳县、三原县、淳化县三县交界,距古城西安60公里。
注;五峰*向东北方向延伸的五条山梁最高点。
二台*:二台山,五峰之起点。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3801085100@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jhtrh.com/post/11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