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园风光 > 正文

游园会取得的成果是什么,游园会取得的成果是什么意思

  1. 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一部怎么样的作品,反应当时什么社会情况?

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一部怎么样的作品,反应当时什么社会情况?

很荣幸能回答这个问题。我主要从巜牡丹亭》的文学地位、社会现实和传播三个方面来回答,希望有所帮助和启发。

汤显祖,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万历十一年,张居正逝世的次年,汤显祖考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后仕途坎坷,不依附权贵而免官返乡,自此未能出仕。

巜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他把传说故事以及明代社会相结合进行创作,使之成为了中国戏曲史上一部具有浪漫主义的精神杰作。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

游园会取得的成果是什么,游园会取得的成果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该剧构思严谨,剧情冲突,起伏跌宕,情景交融,曲词善于化用前人名句成语,如李煜、谢灵运、王勃等,华美秀丽,声情并茂。

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违背父命,私自到后花园赏春而发春心,在梦中与秀才柳梦梅幽会,事后便一病不起,因思恋过甚而亡。柳梦梅进京赶考,在梅花观中得到杜丽娘的自画像,与葬于此处的杜丽娘幽灵欢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妇,同居临安。经历一番曲折,最终柳梦梅高中状元,由皇帝传旨,杜宝认可这桩婚事,合家团圆。

汤显祖曾师从罗汝芳读书,后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罗汝芳将儒、道、释三家融合,是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李贽则一直与封建压迫和封建传统思想作斗争。当时,“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大行其道。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汤显祖48岁时完成《牡丹亭》,这个时候,他的思想已经成熟。

游园会取得的成果是什么,游园会取得的成果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牡丹亭》把传说故事同明代社会的现实生活相结合,通过刻画杜丽娘要求冲破封建礼教牢笼的强烈愿望,和对自由爱情的热烈追求,表达了以“情”反“理”的进步思想。

尤其是《牡丹亭》的第十出《惊梦》,作者抓住杜丽娘游园前的内心世界,表现出富家少女的矜持和娇羞,刻画出她的春情难以消遣的寂寞和对环境的不满。

到园中,女主人公看见春色满园,心起巨澜,有惊叹、感慨、悲叹、幽怨。这里既有对自然和青春的热爱;有对春色的惊叹和对命运的感伤;也有对礼教的不满和无可奈何的苦闷。汤显祖成功地写出了杜丽娘的青春觉醒历程。

游园会取得的成果是什么,游园会取得的成果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红楼梦》中,宝黛共读西厢,很美;黛玉听牡丹亭,更美。由此可见, 《牡丹亭》对曹雪芹著《红楼梦》的影响有多大,《牡丹亭》在曹雪芹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答悟空问题:》牡丹亭是汤显祖著名的剧作,浪漫主义的描写手法,主题思想和艺术方面都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此剧在封建礼教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受到了民众、特别是感情受压抑的广大妇女的欢迎。

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体现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的爱情生活的追求,显示了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

《牡丹亭》中,突出描写了情欲的合理性,表达了冲破封建牢宠,追求个性解放,向往理想生活的思想倾向。而这种思想倾向也对后世的作家和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汤显祖是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又是一个热情的理想主义者。他从当时现实生活中深刻地感受到封建礼教是扼杀生机、毁灭幸福的桎梏,而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普遍要求。他把这个尖锐的社会问题写进了《牡丹亭》。《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揭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罪恶,歌颂了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礼教束缚,实现个性解放,追求婚姻自由的美好理想。《壮丹亭》的这个主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这首先表现在对封建礼教的批判。明王朝建立后,统治阶级为了现固其封建专制统治,大力推崇程朱理学,以禁锢劳动人民的身心,而妇女受到的压抑和推残更为严重。《牡丹亭》里描写的杜丽娘受桎梏的苦闷,对美好生活和幸福爱情的热烈追求以及她死于对美满爱情的渴望等情节,就揭露了封建礼教对青年女性的推残,表达了青年男女的普遍愿望,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因而具有强烈的积极的社会意义。其次表现在对杜丽娘叛逆性格的歌颂。杜丽娘在反抗封建礼教为她安排的生活道路方面,在寻求美满的婚姻方面。都表现出叛逆的性格。她对《诗经》中的爱情诗,从自己要求自由的生活愿望出发,作出了与塾师截然不同的解释;她敢于触犯父母的严威到花园去赏玩,并在梦中实现了自已的爱情愿望;她在愤愤不平中死去了,却在阴间直问判官;她复生后,父亲不许她和柳梦梅成婚,她又到最高统治者面前去质证。在追求爱情上,她勇敢而坚定,缠绵而执着。柳梦梅也表现了反抗精神。他们对自由的爱情生活的追求,与以程朱理学为基础的道德观念发生了尖锐的冲突。这种从爱情方面表现的“情”与“理”的矛盾冲突,与明中叶进步思想家反对程朱理学,冲破礼教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一脉相承的。剧中描写的这种叛逆精神给青年读者以鼓舞。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牡丹亭》比同时代的爱情剧在思想上概括得更高,有着更进步、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