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季学生溺水而亡的惨剧屡见不鲜,信阳市5名高二学生的溺毙就是惨剧的再现。其实,每到夏季,对于这个问题从教育部到学校,从家长到老师都是严肃认真地对待的。***取了很多安全措施,如签责仼状、开主题班会、向学生宣讲安全知识及紧急施救措施、《给家长的一封信》等,致使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学校、家长、老师都神经高度紧张,但学生溺毙***却频频发生。这说明我们的安全教育还缺点什么。
缺点什么呢?笔者认为缺乏两点教育。一是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从整体上提高素质。一提到溺水,个个同学都知道安全的知识和道理,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一遇到实际***,这些安全知识就拋到九霄云外,他们有的带着好奇的心理,有的抱着侥幸心理试一试,殊不知水火无情,惨剧发生。因此需要消除他们这种不健康的心理,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第二是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要有一种威势,要让他们感觉到到水边游玩就有一种道德的谴责,有一种负疚感,甚至是带别人一起玩耍有一种犯罪感。严厉的惩戒也是一种教育方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棍棒教育也是一种手段。我们老祖宗也说过棍棒下面出孝子。严是一种威慑,是挽救生命的救生圈。
太让人痛心了!河南信阳5名高二学生溺水身亡。许多人和提问者一样,往往把学生溺水和安全教育挂钩,认为是安全教育没做到位。
但冷静下来想一下,从根本上来说不是安全教育的问题!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从三个角度来简单总结一下。
一:家长角度:
中国的家长没有一个不是千叮咛万嘱咐自己的孩子,千万不要下水,不要到河边玩,会淹死人的,可以说从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教育了,能说家长没尽到家庭安全教育的责任吗?
二:学校角度:
这年头,没有一个学校不注重安全教育的,从小学到高中都一直在强调安全教育的问题,课上强调,放***也强调。安全教育是学校头等大事,各学校实际上都把安全教育放在了第一位,校长最最担心的不是学生的成绩,最害怕的是学校出事故。
三:社会角度
社会更是360°无死角的宣传安全教育,通过各种媒介,不遗余力宣传。
既然都尽那么大力气教育了,为什么还会有学生溺亡呢?
根本上说,这是溺亡者自身的问题。侥幸心理导致的。学生认为悲剧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悲剧都是别人的。殊不知,悲剧往往发生在具有侥幸心理的人身上。
多年来,溺水已经成为威胁学生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而为了防止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从各地方***到学校,一到夏季,铺天盖地的防溺水安全教育,甚至有的地方连暑***期间要求相关工作人员甚至是老师巡塘巡河的事都做了,但还是没能完全防止事故的发生。一旦进入夏季,总不时传出有地方学生群体溺水悲剧的发生。
5月16日,又一起特大的学生溺水事故牵动人心。河南信阳5名初中学生在潢川县来龙乡黄堰村小潢河内游泳失踪,17日5人尸体被打捞上来,全部遇难。
在5月17日***发生后,有很多媒体对此事都做了报道,而各报道中均称这5名学生是高二学生,直到18日才明确他们分别是当地来龙中学8年级和九年级的初中学生。
出现这一乌龙的原因,我猜应该是这5名学生被打捞起来时,家长们都没在场,不能确定学生身份。这不能不让人感觉心酸,这就是留守儿童之痛啊。
对于学生溺水教育,这些年成为学校安全教育的重中之重,一到夏季,学校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学校与家庭签订承诺书等等各种防护措施是一个接一个。而地方***一到此时也不断对学校和乡村社区不断加压,但仍然不能完全阻止悲剧的发生,不时有学生溺水***的发生。
此时难道我们去怪这些失去生命的孩子为什么不接受教育?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对下水游泳存在的危险不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没有深刻感受,可一旦发生了就已无可挽回。
从这些年各地发生的学生溺水事故来看,基本是集中在农村,基本上也是留守儿童,而时间也基本都是周末。
难道我们又能怪这些孩子的家长没管好孩子?农村的家长把孩子放在家自己外出打工也是生活所迫,也是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让孩子留守其实不只是家长不能很好的管理孩子,同时也因为疏于管理让很多留守儿童养成了很多不好的习惯,变得难于管理,这就形成了农村留守儿童一系列的问题产生。
难道我们又能怪学校和当地***没有尽到教育义务?可以肯定的是,近些年来,各地***和学校对学生防溺水教育是尽了最大力的,甚至可以说已经尽了了各部门和学校的责任。但教育很多时候又显得那么无力。
因此,谁也不能怪,怪也没有任何意义,不管如何防护,怎么教育,该发生的仍然会发生。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3801085100@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jhtrh.com/post/3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