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园风光 > 正文

播放游园会

  1. 古代科举,为何得一些中探花的人反而比中状元的人还高兴呢?

古代科举,为何得一些探花的人反而比中状元的人还高兴呢?

哈哈,有这样的事?

古代科举,是读书人的大事,更是国家的大事,能在科举中脱颖而出,是任何一个读书人的梦寐以求。据《中国历科状进士人数统计表》所统计,中国科举一千余年,有进士共745榜106855人。进士,不仅是万里挑一,已经是百万里挑一了。要中一个进士不容易的,范进中个举人,就疯了,何况进士?如能中状元,那就更加不得了了,那是人上人了。第一名,从来都是代表最高荣誉,哪有铜牌比金牌好的道理?奥运功勋教练李永波只拿过奥运银牌,结果待遇比金牌得主差远了,于是他就有了这样的一句名言:“除了金牌,其他什么都不是!”

不过,据说唐朝的学子有一段时间还真不愿当状元的。这里面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唐代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壬戌科状元郑颢,郑颢年轻英俊、才学出众、出身世家,高中状元,唐皇帝一看喜欢得不得了,就将自己的女儿万寿公主许给了郑颢。可郑颢早有恋人,心根本不在万寿公主身上,这桩皇帝点的鸳鸯谱结局就可想而知了。于是,自此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唐朝学子,如参加科举时未婚配的,都挺担心自己会名列三甲的,怕在皇上面前露了面,被哪位公主看中,又被迫当驸马,这可是苦差事啊。

播放游园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花”是啥呀!“花朵”“花痴”“花枝招展”“花心”“花园”“花都”“花千骨”“花包谷”“花木兰”“花露水”“花草”“花瓶”“花生米”“花包”“花店”“(黄)花姑娘”“花香”“花姐”“花果山”“花钱”“花絮”“花盆”“花展”“花纹”“花样”“花火”“花卷”“花色”“花好月圆”“花卉”“花茶”“花天酒地”“花式”“花瓣”“花丛”“花蕾”“花魁”……

美美哒,想着就爽,想咋“花”就咋“花”,而且还有个“探”,更爽歪歪了(自己脑补去吧)……

所以甭说人了,就是换成是根木棒也会欣喜若狂的,难道不是吗?

播放游园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科举制发源于隋朝,完善于唐、宋,在明朝达到顶峰,在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宣告废除。这项制度先后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是我国历史上人才选拔的基本制度之一。科举制度下,考生们先要通过院试考中秀才,此后依次参加乡试、会试,以及殿试。

通过了乡试,就成为了举人。举人可以担任的最***职是知县。对于老百姓而言,知县已经是很大的官阶了。著名故事“范进中举”里,范进考中进士就高兴到发了疯。乡试后是会试,通过者被称作贡士,这之后便是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和选拔。最终获得前三名分别被叫做状元、榜眼、探花,又称为“三甲”。

那么,古代科举前三甲中,为何有人考中探花,实际上比中状元还要高兴呢?

播放游园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科举考试中,状元是最高等级,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自然状元的名誉要高出很多,而状元有时候又皇帝指定,所以,他的能力才华未必这的就是第一。会试时皇帝亲自出题考验,判断考生水平往往就有了一些变数。

我们常常在艺术作品中看到,状元及第,慢慢的欢心喜气,他们戴上红花,骑着高头大马,在街上巡行。这不光是炫耀自己的功名,也彰显皇帝不拘一格选人才的功德。

状元自然也得长帅气。若果长得对不起观众,就有可能被皇帝将一个等次。

在朱允炆时代,王艮的才华甩开别人八条街,应该是状元的不二人选。但是建文帝嫌他长得形象不好,便让他当了榜眼。话说这个王艮,并没有把皇帝对自己的委屈放在心上,当朱棣讨伐建文帝时,他忧心忡忡,京城要被攻陷时,他以死明志。

由此看来,古代科举的前三甲并没有完全按照实力排名。跟王艮一样被人为排名的状元、榜眼、探花们,往往都会尽心尽力,开始并不会把官职差别看得太重。相反,当了状元后,行为举止都置于别人的监督之下,稍有不慎还会引来非议。

到了后来,探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热捧。因为探花有一个“美差”——争做“探花郎”。

实际上,探花的称谓在唐代就有了。宋代开始把殿试的第三名被叫做探花。唐太宗之后逐步完善的科举制度慢慢推行开来,这种近乎完美的选拔人才制度对当时的读书人充满了诱惑。唐太宗李世民每每看到天下大量人才赶赴京城,就非常高兴。在他手里,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大唐高管层面的人数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