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江西赣州的,哈哈,江西老表一枚。清明节我们这土话叫“挂纸”,意思就是祭祖扫墓啦,是一个很传统很肃穆也很重要的节日,特别是老一辈,非常注重祭祖,这涉及到一种传统的继承和对已逝先人的缅怀纪念等等各种原因。
当然年轻一辈也是很看重的,我们村好多一些出远门去外面打工的也会趁这个时间回来扫墓,呆个两三天,扫完墓再背上行李出外打工赚钱养家,有担当有责任,蛮辛苦的,我觉得这些都是真正的汉子呀。
总结来说,我们这清明节最重要的要做两件事:
1.“挂纸”,也就是扫墓祭祖(我想清明节都要扫墓的吧)。我们村是在清明节那天全村人每家每户派一个或几个代表(其实是自愿想去几个就去几个,只要你爬得了山晒得了太阳),约好时间,带好工具,镰刀锄头啥的,因为祖先的墓有些会长一些草啊植物啥的,需要清理,锄头的话用来清理泥土,墓地两边或前面挖出小沟,防止积水,然后就一起上山扫墓。
一般上午九点出发,要到下午2、3点才能结束,要翻几座小山头,因为是村里人一起去的,每家的墓都是需要祭拜的,所以通常需要4、5个小时。
哈哈,这里要说一下啦,小时候最喜欢跟着去扫墓,带一个瓶子,里面放好树叶,摇一种白色壳的会飞的虫子,我们土话叫“荷树虫”,有时候会抓到彩色壳和黑色壳的稀有版,哈哈,立马成为小孩中的孩子王。不过,嗯嗯,爱护动物,***有责,现在能看到这种虫子越来越少了,可能是因为环境的原因吧。
2.做一种米果,我们这叫“道菜包子”。一种用糯米粉混合一点点槐树籽泡出的水(应该是这种,我们叫'槐花')揉好,里面包道菜和肉末,味道不错。
道菜和梅干菜有点像,都是黑黑的菜干,味道有点不一样。我们这蒸扣肉都用道菜,跟梅菜扣肉很像,但应该不是同一种东西,我自己觉得,道菜的味道更好些,哈哈,家乡的东西,肯定好啦。
还会做一种“清明果”,看图。是一种绿色的米果,用一种有点像茼蒿的植物煮出的水混合糯米(似乎是这样)揉成的,味道不错,很健康,呃呃,非常通便。
扫墓回到家里都很累啦,就吃热乎乎的米果,一边填饱肚子,一边缅怀过去展望未来。
感谢邀请!
现居住在贵州省会城市爽爽的贵阳,清明节是国家法定***日放***三天,大多数人除了传统的祭祀扫墓以外,基本上就是参加踏青旅游,郊游赏花、烧烤聚会,探亲访友以及其它***活动。贵阳市花溪区十里河滩湿地公园有个孔子学堂,每逢清明节,孔学堂会举办踏青游园、听歌赏会、临习寒食帖、听讲座、赏民俗等清明传统文化活动。通过踢蹴鞠、滚铁环、射箭、打陀螺、丢沙包、跳板、点茶、插花、朗诵诗词等民俗游艺活动,让大家充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老家潍坊昌邑的,在我们老家那里清明节通常叫做寒食节,意思是这一天不动火做饭,要吃冷食,是纪念一个叫介子推的人。
这一天最主要的风俗是扫墓,学校这一天通常会组织去烈士陵园缅怀先烈,家里人也会到先人坟上祭扫。
老家那边有清明节荡秋千的风俗,是那种圆盘秋千,像现在游乐场的转盘类的游乐设施,不过是人工推动的。一般是以村为单位搭一个,春分前后,地里的活还不多,村里就组织壮劳力搭秋千,因为要挖坑埋桩,是力气活。大多数搭两个秋千或者四个,多了推的费力且不安全。秋千搭好就是孩子们的天下了,几个小伙伴轮流推和玩。有的村里不搭秋千,村里的孩子就搭伙去别的村里玩,推一个攻关能力比较强的孩子去跟村里的孩子王交涉,两个孩子勾肩搭背一番交谈,求人的孩子一脸讨好,被求的孩子一脸得色。给一点吃食或者许以什么优厚的条件,孩子们也就加入了荡秋千的行列。
另外这一天还有斗蛋的习俗,就是用煮熟的鸡蛋互撞,撞不破的寓意身体强壮不生病。
清明节时已花开春暖,大多也会组织一些春游、放风筝、挖野菜等一些活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3801085100@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jhtrh.com/post/6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