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王宠褒姒,烽火戏诸侯是否却有其事难以定论。如果不是幽王兵败被杀,就可能不会有这个荒唐可笑的故事,***如幽王是胜利者,就会有诸多褒奖歌颂之词,而幽王宠褒姒的事情就会是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了!
历史上周幽王为博美人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大家一定耳熟能详,但是抛开后世传言和现代***剧的夸大,用烽火戏诸侯这样的行为制造的笑点,真的能让褒姒这样清冷的美人笑出来吗?
我们知道,西周自立国以来大大小小分封了上百个诸侯国,这些国家距离镐京的距离不尽相同,最近的晋国离镐京都有差不多千里地,就算收到烽火讯息后披星戴月、马不停蹄地派骑兵赶往镐京勤王,那么按照古代战马八百里加急的时速来算,等到晋国的援军赶到烽火台下,至少是三日后了,更别提燕齐这些相隔数千里的诸侯国了,一般都要一周左右各国才能陆陆续续到达镐京。
所以褒姒这样高傲冷清的美人,在烽火台点燃烽火,静静地等上3天后,终于看到第一队军队热火朝天地赶来了,发现被骗之后,晋国骂骂咧咧得回去了,然后两天后卫国来了再回去;再两天后,齐燕来了......
现实的距离与脚力根本不允许各路诸侯立马一同闪现在烽火台边,再发现被骗后怒火中烧一哄而散,所以,关于烽火戏诸侯的笑点的史实根本禁不起推敲,又怎么可能逗笑本就清冷的褒姒呢。
其实,在现代文学界的探究下,早已确认烽火戏诸侯的内容更多的只是戏说而已,西周确实是亡于申候与犬戎的前后夹击,但是与幽王褒姒戏诸侯并无实际关联,只能说这是改朝换代必需的借口和理由而已,就算没有烽火戏诸侯,也会被找到其他的端口,使谋朝篡位成为顺应天命、名正言顺的正义之举。
作为“四大妖姬”唯一出现在《史记》中的人物,与传说西施故事的真实存在,“烽火戏诸侯”是真实的传说。
同为历史上早期的性贿赂,“烽火戏诸侯”里的褒姒比起西施来说应该是最成功的“美人计”典范。史上西施与夫差的结果是吴王被西施的千般妩媚,万般多情迷得神魂颠倒,昼夜厮守与夫差形影不离,枕边风吹散了吴国的君臣关系,竟能使夫差赐剑与伍子胥令其***。
西施施与夫差的作用是,不理朝政直至乱了朝政。褒姒实施的美人计看起来玩的轻松,结果却是近三百年历史的西周毁于为博一笑的周幽王。话说周幽王荒淫无道,不思周朝于危亡,重用佞臣虢石父,盘剥百姓,激化了阶级矛盾。大臣褒珦,劝谏幽王,周幽王非但不听,反而把褒珦关押起来。褒族人为了救出褒珦。利用周幽王好美色,广征天下美女入宫之际,借此机会寻访美女。在褒城内找到一位姒姓女子,严格训练后把她打扮起来,起名为褒姒,献于幽王。
幽王见姒,惊为天人,甚爱,遂立为妃,褒珦也被释放了。幽王得姒,甚宠。褒姒虽生得艳如桃花,却冷若冰霜,进得宫来从未笑过。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惜想尽办法,褒姒依终日不笑。于是,幽王悬赏大臣求计,若引得褒姒一笑,赏金千两,这便是成语“千金一笑”的来历。佞臣虢石父提议用烽火台一试。
古代的烽火都是为军事专用,都城到边镇要塞,沿途遍设烽火台。若有敌情,值守的哨兵立刻在台上点燃烽火,邻近烽火台也相继点火,向附近的诸侯报警。 诸侯见了烽火,知道京城告急,遂起兵赶来救驾。虢石父之计令烽火台平白无故点起烽火,招引诸侯前来白跑一趟,以此逗引褒姒一笑。
犹如后世“狼来了”的开心形式***美人。其结果可想而知。亡于“烽火一笑”的西汉最后让褒姒背上了妖姬的黑锅。史上“烽火戏诸侯”是真实的存在过。(图片来自网络)
烽火戏诸侯看似合理,其实疑点重重。
其一,褒姒的笑点
丰镐附近诸侯,远近不同,不能同一时间到达。烽火台的作用在于先期预警。先到的诸侯见不到敌人,属于正常现象,没有必要慌乱。后期诸侯逐次到达,了解到并无寇患,只需解围即可。
整个过程并没有好笑的地方。
其二,犬戎的位置
西周时期的中国,是为一种华夷杂处的局面。
《左传》文公九年秋:“楚自东夷伐陈”,似东夷在楚、陈之间;
《战国策·魏策》:“楚破南阳九夷”,则九夷在南阳。
秦汉一统后,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远处四裔,华夏居中的观念深入人心。
美人相对于男人而言,有相当的吸引力,有时甚至是 “致命” 的;而更为 “致命” 的,却是男人的谎言。西汉的司马迁,就曾撒了个弥天大谎。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出自于《史记》。不晓得司马迁堂堂的史学大家,缘何整出了这么个看似寓言的典故?
是为警示后人 “色字头上一把刀” ?还是要将亡国之责打包甩锅?若以《史记》整体的严谨度来衡量,似乎可将警示的可能性加以剔除。如果故事是真实存在的话,背黑锅的也该是实施美人计的褒珦之子褒洪德才对。
苍蝇不叮无缝蛋,无蜜不招彩蝶蜂。周幽王若不好上那一口,任谁也奈何不得。追根溯源,进献之人本就投其所好另有所图,周幽王不仅欣然笑纳,还亲自操刀制造笑点。舍弃因果求证出的 “红颜祸水”,多少有点不那么厚道。
据《史记·周本记》记载,“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
能得到如斯美人,周幽王欣喜若狂。开心之余顺带也将褒珦释放,让其官复原职。一个抱得美人归、一个历尽艰辛终父子团圆,故事到这本应是皆大欢喜式的大团圆结局。可是,周幽王发现,褒姒这姑娘是个高冷美人。
无论周幽王如何取悦,仍难搏美人一笑(恐怕此刻的周幽王心底也发怵,这姑娘莫不是不会笑的吧?)。这时,上卿虢石父为周幽王献了一计,说翻山一带有二十多座烽火台,只要点燃烽火,邻近的诸侯看到后,定然前来相救,咱们戏弄一下,让他们白跑一趟,或许可以博娘娘一笑。
周幽王听完后,果真在烽火台上点燃了烽火。烽烟燃起,救人如救火,手执兵器的士兵玩命似地一路狂奔。等到了地方,褒姒瞅着一大帮大老爷们,气喘吁吁一脸诧异的狼狈样,顿时开怀大笑。
这一幕,确实要比耍猴好看,周幽王的这番操作,在其后又实施过几回。最后,敌军终于来犯,烽火虽再次燃起。可这时,曾被多次戏弄的诸侯再也不愿出兵相助。周幽王终被敌军所杀,西周随之灭亡。咋看这典故都与 “狼来了” 的故事如出一辙。
《史记》中记载的烽火戏诸侯,就故事本身而言也存有“硬伤”。首先,西周号称 “方圆千里”,就算与邻近诸侯相距不远,哪怕只是隔山相望,那也是隔山跑死马。
何况大部队从集结到长途奔袭驰援,耗上几个时辰是再正常不过,褒姒是否有此耐性长时间蹲守还是个未知数;其次,西周的灭亡,主因是戎族与申侯内外勾结。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3801085100@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jhtrh.com/post/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