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园风光 > 正文

大学游园会感想,大学游园会心得

  1. 《游园不值》中苍苔这么不起眼,留下几个屐齿印有什么好疼惜的?如何理解?

游园不值》中苍苔这么不起眼,留下几个屐齿印有什么好疼惜的?如何理解?

《游园不值》作者宋代叶绍翁,***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抒写了一次游园的经历: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大学游园会感想,大学游园会心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次游园太扫兴,吃了闭门羹。“应怜”是猜度语,大概是主人怕我的屐齿践踏了他的苍苔(要不然没有别的理由),轻轻地扣门,门始终没有开。主人怜惜苍苔是作者***设的不能游园唯一的理由,而这个“理由”怎么都不成立,这两句极写了“游园不值”的沮丧心理。

有了前面的铺垫,后两句作者几乎是按捺不住的狂喜,冲口而出了:“春色满园是关不住的,你看那枝红杏花已经蹿出墙头,傲娇地怒放着!”

由此,诗里的“苍苔”并不是痛惜的对象,而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极度沮丧,而极度沮丧是为了突出看到“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狂喜,形成极度反差的艺术效果。正因为如此,成就了这“一枝红杏”的独一无二。

大学游园会感想,大学游园会心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只可惜由此衍生出的“红杏出墙”却是那么的恶俗,这大概也是诗人所没想到的吧?


《游园不值》

【南宋】叶绍翁

大学游园会感想,大学游园会心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风和日丽,桃红柳绿。诗人踏春赏景之时,忽见一居所欲去探访,然怕扰主人清静,非常讲礼节轻敲用干柴加工的门扉良久,期待能有人开门无果,但见院子里的桃枝都喜沐春风地越墙探花,形似欢迎来宾,为什么主人还不来开门呢?诗人充满善意地揣测,大概是出于更怜惜园子里满地青苔被人践踏罢!

春花烂漫已惊喜,红杏越墙凸平奇。主人未现客自安,满园青苔应犹怜。

感谢提问,分享一些个人观点~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诗,一首小诗清新细腻,更深含哲理。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其实,前两句都是作者的想象,或者说自问自答。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充分向我们展示了诗人叶绍翁的丰富想象力: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我轻轻地敲打柴门久久不开。

这哪是什么园主担心,分明是诗人自己担心硬邦邦的木屐踩坏了青苔,而一个“小扣”所表现的作者动作轻微和小心谨慎,衬托出当时环境的寂静与冷清。

正在诗人正准备“败兴而归”时,却忽然看到了墙头一枝怒放盛开的红杏探出头来。在这里“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通篇来看,门前长有青苔,足见这座花园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门很久,无人答应,更是冷清,可是红杏出墙,仍然把满园春色透露了出来。从冷寂中写出春的繁华,这就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

作者游园没有成功,有些许沮丧,“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有点戏谑和嘲讽的意思,并不是真正的怜惜苍苔,同时,也后两句的起兴,做好了铺垫,先抑后扬,让人一下子就能想到能对视觉产生冲击的画面。

惋惜的不是屐齿落印苍苔,

也不是小扣柴扉久不开门,

而是反衬出叶翁取小景,韵大意!

不是不值实则很值!

苍苔、柴扉、朋友不在……

固然略显冷清和遗憾,

宜人春色是关不住的,

不经意一抬头,

一枝红杏不就是一朝艳阳春天吗!